粮满仓·好丰光|千年枣乡焕新韵:从传统种植到农文旅融合的茌平实践
??编者按 为迎接第八个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到来,9月24日,聊城市委网信办组织开展“粮满仓·好丰光——解读鲁西沃野丰收密码”专题活动,带领各网络媒体、自媒体代表等以行进式采访形式,走进茌平区、临清市、冠县等地具有代表性、走出鲁西农业现代化实践路子的农业企业、产业园等,全面宣传展示全市农业农村发展新成果、农民群众精神新风貌、喜迎丰收时节新气象,解码聊城作为“鲁西粮仓”的硬核丰收密码。
??鲁网9月24日讯(记者 泮晓阳 温可欣 李鹏飞)九月下旬的聊城市茌平区肖家庄镇中国圆铃大枣生态园内,满园的枣树尽收眼底,枣树枝头缀满累累硕果,枣农们穿梭林间,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这片孕育着千年枣乡文化的土地,正以万亩枣林丰收的盛景,展示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。
??丰收时节
??“今年大枣的品质都不孬?!痹媾┬碚忌蚋驹谡馄扒邪宋迥兜氐脑媸鳎褚寻四?。今年,在夫妻俩的精心管理下,每棵树的产量能达到一百斤左右?!跋衷谥值恼庑┦魇髁湫?,如果是老枣树,一棵的产量能达到二百斤?!背フ馄媪?,许占生家里还种着几亩玉米。眼下正值大枣丰收时节,他们一家人的工作重心也都放在了打理枣树上?!叭迷媸鞯氖找婢湍芨仙现忠荒读甘车氖找妫 毙碚忌槐呤白旁?,一边道出了这片生态园的发展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提升。此外,枣树下还套种着花生、地瓜等低矮的农作物,这成为枣农的另一项收益。
??生态园的工作人员介绍,目前园区内像许占生这样承包枣树的枣农有七八十户。园区也在逐年对接周边村里的农户,收购他们自己种植的大枣,这类农户目前已经达到三百余户。“枣农们卖不完的枣,园区会原价收购回来进行深加工,保障农户的收益。”
??茌平圆铃大枣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其形似圆铃,色呈紫红,以个大核小、味美甘甜著称。鲜枣维生素C含量极高,钾、铁等元素含量居水果前列,可食率达97%,素有“天然维生素丸”之美誉。作为唯一载入《本草纲目》的枣品种,圆铃大枣在茌平已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。
??抱团发展
??圆铃大枣生态园风景区坐落于圆铃大枣的核心种植区——茌平区肖家庄镇许庄村。地处黄河故道的生态园于2010年春正式启动实施,总规划面积达1万余亩,其中核心景区588亩。经过多年发展,现已建成集科技园、博览园、生态园、养生园、文化园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,先后荣获国家AAA级景区、国家森林公园、山东省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等多项荣誉。截至2023年,园区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,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3.8万元,大枣产业年创造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。
??不为众人所知的是,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也曾经历过一段艰难岁月?!澳嵌问奔洌馄睾突牡孛皇裁戳窖??!毙ぜ易蚬参幕裰行闹魅瘟醭匾涞?。生态园成立初期,由于当时市场价格长期低迷,大枣产业一度陷入困境,枣子卖不上价,好多人家都把枣树砍了当柴烧,再加上枣木质地坚硬,不少人干脆做起了枣木家具的生意。直到2021年,8个拥有大枣产业基础的周边村庄联合成立了枣乡新村,在新村党委的统筹规划下,各村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,形成了抱团发展的新格局?!肮ジ鞔宓ゴ蚨蓝罚芏嘧试从攀颇岩哉?,新村成立后,这些分散的资源就成为我们发展‘枣+’产业的坚实基础。”
??2023年3月,枣乡新村党委领办成立“枣乡家园农业专业合作社”,创新推出“新村党委+合作社+农户+企业”的运营模式,对圆铃大枣产业进行市场化运作。合作社一面加强对社员在剪枝、除草、施肥、打药、环剥等多个工序的技术指导,一面深入挖掘圆铃大枣的多元价值,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条。不仅建立了现代化深加工车间,申请了“枣田公社”圆铃大枣品牌,开发出冻鲜枣、乌枣、干红枣、枣酒、枣芽茶、枣花蜂蜜等15种精深加工产品,还积极引进电商企业,定期开展电商培训,通过互联网将枣产品销往全国各地。目前,电商直播销售量已占到总销量的40%以上,有效拓宽了销售渠道。
??“枣+”战略
??为了提升产品附加值与文化内涵,肖家庄镇枣乡新村党委以“枣+”战略为核心,持续推进产业链延伸与新业态培育。通过深度挖掘枣乡文化价值,重点打造了中国圆铃大枣博览馆等特色文旅项目,创新构建了“旅游+科普”“研学+体验”“直播+销售”等多条主题旅游线路,形成了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新格局。“游客既可以体验林间采摘大枣、花生和地瓜的农耕乐趣,又能参观大枣博览馆了解千年枣文化?!痹扒涸鹑私樯?。
??改革创新让这片古老的枣乡焕发出勃勃生机。通过土地流转,土地承包价格由每亩600元提高到1200元,直接增加村集体和群众收入30余万元。枣树收益实现翻番,每棵枣树收益达2000元以上。套种经济作物1600亩,增加群众收入80余万元。生态园年效益达到500万元,还提供就业岗位127个。2024年,茌平圆铃大枣入选第三批“好品山东”品牌,第十三届中国圆铃大枣采摘节入选山东省“乡村好时节”优秀案例,获得奖励资金30万元。
??如今,这片曾经濒临荒废的土地已成为集农业生产、生态旅游、文化体验、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园区。未来,生态园还将继续建设“枣乡之光”特色农产品民俗街区和“枣田宿集”文旅住宿项目,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,让千年枣乡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。